人工智能與工業自動化交互關系
發布時間:2013-08-20 新聞來源:一覽自動化英才網
一份報告顯示,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已經步入黃金發展期。作為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令人驚喜的“副產品”,機器人替代人工勞動力成為了行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并且使得產業的經濟性拐點加速到來。目前,工業機器人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未來發展空間無比巨大,相關項目產品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
未來的產業技術方向肯定是知識型的行業,不會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什么太陽能、風能企業這種,人類尋找新能源其實是工業革命之后一直都有的事情,現在為啥提的比較多,是因為國外的基金在炒作石油等大眾商品,所以經濟學家幫基金等出貨導致。這并不是未來的科技革命的發展方向。
中國要占領未來科技革命的高點,盡快研究人工智能或者說智能機器人,這個是未來的發展方向。5年之內,日本估計有望開發出能讓大眾接受價格,并且在家里實用的家庭智能機器人保姆。工業生產線上未來也有望逐步推廣智能機器人工人。IT行業發展了這么多年,電腦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強大,接下來能大眾化的技術最現實的就是智能機器人。這也是人類社會人口慢慢老齡化后急需突破的科技,是一次科技革命。
目前,中國是全球機器人行業增長最快的市場。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了2.7萬臺,雖然落后于日本,但預測數據表明,國內的高增長將使得中國在未來兩年內超越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也預計中國也將會在2014年成為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機器人產業將是繼汽車、計算機之后出現的新興的大型高技術產業。“十二五”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市場需求將呈現井噴式發展,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
不過,相較于國外情況,中國的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還需要時間,主要障礙來自于成本。一方面售價相對較高,但在另一方面,機器人產業的大發展不可阻擋,據有關方面預測,包括智能清潔機、智能玩具在內的全球家用機器人市場,2015年將達150億美元(現僅有50億美元),并將在今明兩年出現爆發性增長的“產業拐點”。而作為需求量更大的工業市場,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將更加的廣泛。
總體上來說,工業機器人的產業化前景非常好,目前的主要情況是,不管這個產業是用于工業還是商業,市場上價格都很高,只有少部分用戶用得起,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勢必會影響機器人的普及程度。因此企業除了加大科研力度的投入,還要規范產業化標準,除了開發市場歡迎的產品,還要保持領域內密切的聯系,從而讓我國的機器人真正走進工業現場。
此文章由一覽自動化英才網整理分享。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