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從產業時代到金融時代的蛻變
發布時間:2013-11-05 新聞來源:一覽光伏英才網
“如果中國的光伏產業不能加快進入金融時代的步伐,則將和中國的大多數工業一樣停留在加工業的低端競爭階段。”一光伏業內專家稱。可喜的是,我國光伏進入金融時代了。
阿里集團余額寶的推出,點燃了互聯網行業進入金融產業的熱情。近期,國開行對光伏的融資的公開“示愛”、“365”光伏網站舉辦光伏投融資大會、媒體關注話題已從光伏產業的“雙反”“整合”轉向投融資問題,順風收購無錫尚德案中,更多的人在用金融的眼光重新打量這個產業。不經意間光伏正從產業時代悄然進入金融時代。
雖然從有光伏產業那天起就有金融行為,銀行貸款、風險投資、企業上市,那只是產業時代的融資行為。金融時代并不是一個產業有多少金融行為的簡單疊加,而是這個產業從規模到產品無不與金融息息相關,而是產業中人有了主動的金融意識,把產業行為按照金融行為來思考,把產業產品按照金融產品來打造。
順風光電在無錫尚德的成功是資本意識、資本手段的成功,產業進入金融時代是產業成熟的表現。當前金融之于光伏意義重大:企業家面對組件的供不應求,需要豐沛的流動資金加速生產;面對合肥賽維、無錫尚德這樣優質資產的轉移,需要巨額并購資金擴大產能;面對國內每年10GW的市場空間,需要不斷擴大的發展資金拓展疆域;而消費者面對個人屋頂電站的誘惑,也需要多種形式的融資支持。在光伏從陌生概念到與大眾生活日漸相關發生著量變到質變時候,也正在從產業走向金融。
在“365”光伏電站投融資會上,“航天機電”總經理徐杰的發言特別強調:要把光伏電站當做金融產品來做。這一意識,是大多數產業人尚未意識到的,這就是金融意識,它在為筆者的說法做出最好詮釋的同時,也在為光伏產業進入金融時代做出最好的詮釋。
此次順風光電在無錫尚德的勝出,一定不是他的產業管理水平有多高,一定是資產重組方案和30個億現金的魅力勢不可擋。明白的都明白:一般的產業人難有這樣的意識,有這樣的意識難有這樣的行動力,有這樣的行動力難有這樣的規模動員能力。單就已知鄭建明手中的幾個融資平臺是不足以支持這個數字的,如果他能做到,這就是資本運作的魅力。而投融資問題一定是中國光伏產業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問題,是產業是否能夠加速成長的問題。
【一覽光伏英才網,最權威的光伏人才求職企業招聘網站】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