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替代傳統燈有那些劣勢
發布時間:2010-07-26 新聞來源:燈具英才網
LED燈替代傳統燈有那些劣勢
據燈具英才網市場部調查發現:現在很多人都認為LED產品將會全面替代傳統燈具,確實,現在的LED產業為了打開民用市場,多是將LED燈具設計成可替換方式,即直接替換現有的燈具。但是在燈具發展的過程中,除了緊湊型燈管直接替換白熾燈以外,鮮有直接替換的模式,像T8、吸頂燈幾乎是熒光燈的專利,而吊燈依舊是鎢絲燈的天下,5年之內LED燈都不可能成為主流。燈具英才網將為您分析目前LED照明替代傳統照明究竟還有哪些劣勢:
1.重量
螺旋類接口的燈具中,熒光燈的重量只有LED燈具的數分之一,由于沒有了散熱片的問題,熒光燈的重量對燈座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但是LED的重量對燈座是一個很嚴重的考驗,尤其是7.8W的螺旋接口LED燈。
一般LED的燈具顆粒感都比較明顯,并且其發光位置比較集中,目視燈具的時候會有刺痛感,這種感覺在其他光源中一般只有大功率的才會出現。所以LED需要在均光上面做更好的設計,以實現在保證亮度的情況下,將點光源盡量擴展成面光源,提高眼睛的舒適度。再有就是很多產品都會做LED調光設計,以節約能源,且不說低功率的時候效率的問題,由于線圈中的電流的存在,會導致調光設計中灰階變化不連續,也就是說按比例調節的過程中,LED的亮度會慢慢變亮再突然變亮,視感很不舒服,調光技術還是需要開發。
2.壽命
LED的壽命瓶頸在系統驅動板,往往LED燈芯沒有損壞,系統驅動已經壞掉了。另外LED的光衰是非常嚴重的,現有的LED家用照明多數受體積限制,防護方面很難做的很好,在電壓波動較大,干擾嚴重的區域。
3.效率
為什么要考慮效率的問題?一個是PF值,一個是系統效率。由于現有的LED設計多數都是低功率的,受成本的壓力均采用被動PFC(填谷式),PF可能最高90,遠遠小于主動PFC動輒99的效率,對國家而言用LED取代發光效率非常接近的熒光燈是個壓力。由于LED的燈具現有的設計(除了路燈之外)多數都是小功率的,像是4.8W,7.2W等,器件的損耗占了很大的比例,隔離方式的必然很低,為了提高效率而采用非隔離方式不但要在安全上做很好的設計,而且效率也僅僅在80左右,很不理想。并且,現有的LED生產廠商到底LED的光照度做到了多少,都沒有提供準確的數值,往往發光亮度遠遠小于標稱值。
4.光感
LED一個優勢是光譜純凈,但是這在視覺上面卻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劣勢。
人的眼睛是不能長時間觀測一個單色譜的光源,LED可可調光,但是比較麻煩,比較專業,需要理論和大量的調研數據支持,是很多均光材料廠商或者LED光源廠商抑或是方案供應商難以實現的。
5.散熱方面
LED的耐熱很差會帶來燈芯壽命的問題。現有的LED燈的設計往往散熱難以達到要求,在一個散熱要求非常苛刻的領域,卻使用十分低劣的被動散熱方式,而且多是風冷,甚至是封閉式的風冷。像一些燈具在驅動板和鋁散熱片之間要加塑料套管以增加絕緣的可靠性,還需要灌散熱硅膠以提高散熱能力。而T8的燈管燈管還是封閉的,燈芯只能依靠空氣對流傳熱到燈管背面的鋁管上進行散熱。一般這類燈的內部溫度都會有七八十度。并且要是兼顧散熱,重量又是問題;兼顧重量,散熱難以保證,這在現有設計中是兩難的選擇,尚沒有可行的標準。
6.價格方面
LED驅動板在70度的溫度下可能壽命僅5年(家用),遠沒有達到LED燈芯10年的“概念”.所以相對比同等亮度的熒光燈來說,即便熒光燈只有1年的壽命,1W1元的熒光燈要遠遠比1W10元的LED劃算得多。尤其是LED燈具損壞往往燈芯沒壞,卻要整個燈更換。算一算因為十分之一的驅動板卻要丟棄剩下十分之九的燈(燈芯和散熱片占了整個燈具絕大部分的成本),如果每一個廠商都沒有做好回收再利用的話,客戶是不會喜歡這樣的產品的。
綜上所述,只有當技術的發展使得LED照明燈具在效率、照明品質、設計新穎性等方面相對傳統光源取得優勢,LED照明才可能進入并不斷開拓市場。另一方面,市場的擴大會促使產量擴充及業界研發投入的增加,加速技術進步,從而使性能提升并且成本與價格逐漸下降。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