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26wck"></ul>
<dfn id="26wck"></dfn>
  • 
    
  • <ul id="26wck"><pre id="26wck"></pre></ul>
    • <th id="26wck"><menu id="26wck"></menu></th>
    • <ul id="26wck"></ul>
      返回

      政策法規(guī)

      首頁

      HR需牢記的十四個經濟補償金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4-03-25 14:55:37

      點擊數:81554 次

      近幾年,勞動爭議中涉及經濟補償金問題的比例畸重,不少人對經濟補償金的計發(fā)問題存在爭議。以下是HR需牢記的十四個經濟補償金計算公式及問題分享,本文將經濟補償金計發(fā)問題中爭議較多之處加以歸納,以供所需時參考。

       

      一、企業(y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解答:按照現行規(guī)定,勞動者辭職、擅自離職、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25條辭退和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guī)定的除外)等情況下,企業(yè)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企業(yè)什么情況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解答:按照現行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按照《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guī)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給予經濟補償。具體包括以下12種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xié)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xié)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fā)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guī)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三、企業(yè)什么情形下需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解答:按照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fā)(1994)481號)第10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guī)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fā)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50%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四、經濟補償金與生活補助費有何區(qū)別?

       

      解答:勞辦發(fā)(1995)50號文指出:《外商投資企業(yè)勞動管理規(guī)定》(勞部發(fā)〔1994〕246號)所指的“生活補助費”是《勞動法》第28條所指經濟補償的具體化,與《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fā)〔1994〕481號)所指的“經濟補償金”是同一概念。

       

      五、經濟補償金以何為計算基數?

       

      解答: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fā)(1994)481號) 第11條規(guī)定: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yè)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fā)[1995]309號)第53條、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guī)定》第4條明確規(guī)定,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guī)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第3條第2項明確規(guī)定,補貼包括生活補貼和住房補貼。

       

      六、哪些不能列入經濟補償金基數的范圍?

       

      解答: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列入經濟補償金基數的范圍:

       

      (1)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如喪葬撫恤救濟費、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

       

      (2)勞動保護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3)按規(guī)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創(chuàng)造發(fā)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七、本單位工作年限怎么計發(fā)經濟補償金?

       

      解答: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fā)給經濟補償金。

       

      八、計發(fā)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有何上限限制?

       

      解答: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第24條或第26條第2款解除勞動合同,即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或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這兩種情況計發(fā)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有12個月的上限。

       

      其它情況下計發(fā)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沒有限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九、組織調動、企業(yè)分立、合并后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解答: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fā)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fā)〔1996〕33號)中第4條明確規(guī)定: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變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由于成建制調動、組織調動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是否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在行業(yè)直屬企業(yè)間成建制調動或組織調動等,由行業(yè)主管部門作出規(guī)定,其他調動,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作出規(guī)定“。對企業(yè)改制改組中已經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職工被改制改組后企業(yè)重新錄用的,在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時,職工在改制前單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不計算為改制后單位的工作年限。

       

      十、退伍、復員、轉業(yè)軍人的軍齡是否作為計發(fā)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

       

      解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軍隊轉業(yè)干部安置暫行辦法》(中發(fā)〔2001〕3號)第37條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隨用人單位改革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意見》(國發(fā)〔1993〕54號)第5條規(guī)定,軍隊退伍、復員、轉業(yè)軍人的軍齡,計算為接收安置單位的連續(xù)工齡。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fā)〔1994〕481號)規(guī)定,經濟補償金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發(fā)。

       

      因此,企業(yè)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計發(fā)法定的經濟補償金時,退伍、轉業(yè)軍人的軍齡應當計算為“本單位工作年限”。

       

      十一、計發(fā)經濟補償金的平均工資有何下限限制?

       

      解答: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第26條第2、3款或第27條解除勞動合同,即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fā)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這三種情況如果勞動者本人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yè)月平均工資的,須按照企業(yè)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

       

      其它情況按正常生產情況下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計算。

       

      十二、勞動者因私出境定居而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解答:對于獲批準出境定居的職工,享受的一次性離職費不屬于《勞動法》及其配套規(guī)章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金。在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以后,職工獲批準出境定居而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十三、國有企業(yè)職工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如何征繳個人所得稅?

       

      解答:對國有企業(yè)職工,因企業(y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試行)》宣告破產,從破產企業(yè)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除上述情況外,國有企業(yè)職工與企業(yè)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企業(yè)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數額內,可免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免征標準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規(guī)定。超過該標準的一次性補償收入,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guī)定,全額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十四、經濟補償金與失業(yè)救濟金是否可以同時領取?

       

      解答:勞動合同解除后,用人單位對符合規(guī)定的勞動者應支付經濟補償金。不能因勞動者領取了失業(yè)救濟金而拒付或克扣經濟補償金,失業(yè)保險機構也不得以勞動者領取了經濟補償金為由,停發(fā)或減發(fā)失業(yè)救濟金。

      更多相關

      河北省擬立法鼓勵在職帶薪學習 鼓勵在職帶薪學習開展農民教育培訓 孫東林代表:國家應出臺專門法解決農民工討薪難 溫州出臺家禽業(yè)扶持政策 四類情況可補貼 澳門擬立法將最低工資定為時薪28元

      返回頂部

      首頁 - 登陸 - 注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在线无码午夜福利高潮视频|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被窝影院|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